洪山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2015年,洪山镇人社中心在镇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县人社局的具体指导下,以“人才优先、民生为本”为主线,以促进充分就业、提升社保水平为重点,承接乡镇平台基础业务,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特别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统筹兼顾,勇争上游,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工作任务
一是狠抓重点,就业创业工作统筹推进。2015年,我们联合镇金丽电脑、畅想电脑举办两期就业创业人员培训班,累计培训150人。为下岗失业人员争取小额担保贷款14笔80万元,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带动就业42人。为186人申请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为147人申请办理了“4050”社保补助。
二是多措并举,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按照“应保尽保、应收尽收”的要求,把扩大参保覆盖面,不断提高参保率、续保率作为工作重点。2015年1月上旬,提前超额完成了县局下达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任务,全镇参保、续保28302人,占全年任务的104%,其中:续保27475人,新参保592人,重残参保216人,重残新增10人,征收参保金额450万元,并做到了账账、账据、账款相符。全镇13022名60岁以上老人待遇发放率达到100%。共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53人,其中新增224人。
三是依法行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充分利用劳动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这一平台,规范用人单位用人行为,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按照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人社中心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切实把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全年受理16起劳资纠纷案件,帮助农民工讨回工钱50余万元,为构建和谐洪山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征缴呈现常态化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三年多来,我中心城乡居保经办能力逐步增强,征缴步入常态化。
(一)加强宣传引导,调动群众参保积极性。一是积极进村入户、主动上门宣传,在人口密集的村设立宣传牌,做到进村入户宣传率达到100%,资料入户送达率达到100%。二是在各人口集中地区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三是利用中心门口的LED大屏幕,将上级的纸质文件通过电脑软件转化成音频、视频文件,用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语言播放给群众,营造了“政策天天讲、标语处处挂、资料户户有、干部村村走、政策人人懂”的宣传氛围,消除了群众思想顾虑和担忧,调动了群众参保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城乡居民自愿参保、积极参保的良好局面。
(二)转变征收方式,破解征收难题。为扩大参保覆盖面,不断提高参保率和续保率,我中心积极探索新路径,调整征收方式和时间。考虑到新农合的征收时间是每年12月份,我们将新农合和城乡居保捆绑征收,在与镇新农合办商议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县人社局和镇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迅速行动,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征收措施。一是群众对新农合认知度、接受度较高,在征收新农合时对养老保险政策进行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保意识;二是我们紧紧抓住12月份大批农民工返乡这一时机,到车站、集市、深入农户家中大力宣传,为参保续保工作赢得主动;三是洪山是香菇大镇,香菇产业是很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12月份正是香菇大量上市的季节,农民群众手上有了钱,没有顾虑,我们抓紧时机上门征缴;四是洪山镇村干部少、农村居民多、为减少村干部的劳动量,避免村干部多次奔波于农户间,我们采取新农保和新农合捆绑征收的办法,提高了征收效率。
(三)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机制。一是强化责任担当。明确镇政府包村行政干部为该村(居)委会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为具体责任人,镇人社服务中心负责业务培训、方案制定、参保登记等相关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配合。二是明确奖惩机制。首先,对各村(协办员)制定了适当的奖惩办法,对工作积极、完成任务前十位的每村协办员奖励500元,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每少一个百分点扣减协办员工资的百分之一,惩罚的资金用于奖给前十位的协办员;其次,动员政府包村干部、财政专管员全部走村入户督促征收,人社中心每周公布一次任务完成情况进度表,并张贴在政府门口显著的展板上,让政府包村干部及时了解任务完成进度,促使他们参与督促,及时总结经验,推广交流。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镇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群众的期盼和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再加力度、再加措施、克难奋进,做好民生工作的点点滴滴,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使我镇人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