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湖北省随州市扶贫就业车间吸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不少贫困劳动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打开了增收致富之路。
走进位于随县新街镇的一家服装类加工企业,只见生产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众多的女制衣工之中,也有几名男性的身影,家住新街镇刘家岗村的石守科就是其中之一。他家中经济负担重,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新街镇人社服务中心的介绍,他来到扶贫车间上班,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虽然比不上在外地务工的收入,但他说,在家门口就业,心里更踏实。
家住安居镇的徐平和丈夫以前常年在外地工作,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夫妻俩决定在家乡就业,有相关工作经验,加上手脚麻利,夫妻俩每月的收入还不错。徐平说,更让她安心的是,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孩子。
徐平工作的企业是一家以生产劳保用品为主的企业,包括胶皮手套、工装服等十几个品种。近年来,公司积极参与就业扶贫工作,面向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00个以上。公司负责人杜晓春表示,贫困户有特长的、没特长的,只要愿意到企业来,他们都积极接受,有什么困难公司想办法来解决。为合理安置贫困户和当地留守劳动力就业,公司还将生产环节中简单易学、用工灵活的生产环节转移至乡镇扶贫车间,设立生产加工点,既降低了用工成本,又能帮助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据了解,随州市全市117个就业基地、就业车间为4000余名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增收渠道。随州市人社局局长刘熙发介绍,人社部门还将进一步增加就业基地、扶贫车间,力促吸纳更多劳动力尤其是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稳定长效增收。
(原载于《中国组织人事报》8月27日第四版)